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 >

紫金文艺评论丨《长安三万里》,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表达

2023-08-09 12:50:35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相关资料图)

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上映近一月以来,热度不减,票房走势稳健。7月31日,《长安三万里》宣布延长放映至9月7日。目前,该片累计票房已突破15亿,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四。影片的成功与创作者选择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影像载入方式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闪亮的IP,唐诗饱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谱系,不少观众在观影后感慨,“那些教科书上的黑白画像,此刻都变得鲜活、浪漫,跨越了时间与我们交流。”

《长安三万里》中的繁华扬州。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动画电影改编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上世纪,《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一批充满东方美学与浓郁民族特色的作品在国内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纵观近些年不断涌现的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可以发现,“青春”二字始终萦绕在故事核心的周围。这些动画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创造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华故事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话语。

《西游记》《封神演义》《哪吒传奇》《白蛇传说》等一系列传统民间故事充满生活气息,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它们是语文课本上鲜活生动的小说传奇,更是长辈口中奇幻瑰丽的睡前故事。在这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里,我们仿佛看到自己的青春。

不过,这些熟悉的故事之所以能被搬上大银幕并获得一大批青年人的喜爱,绝不仅仅是因为“怀旧”,而是因为它们依托经典人物原型,立足当代,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乎成长的青春故事。比如,取材自《西游记》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不再是上天入地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因无法突破如来封印的他浑浑噩噩,萎靡度日。但悟空最终还是在江流儿的鼓励下,用内心的力量冲破了封印,实现了自我超越。而以“哪吒”为底本创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黑眼圈、双手插兜的哪吒,玩世不恭但又比谁都渴望被认同。阴差阳错成了魔童的他,在危急时刻仍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救民于水火。一如当代年轻人即使平日里喊着“躺平”,在关键时刻却总能挺起脊梁,冲锋在前。

再比如,在《长安三万里》中,拥有李白的盛唐正如神采飞扬的青年人,风华正茂,呼啸前来。但对于主人公李白与高适而言,他们的二十岁似乎遍地荆棘:门阀大族对入仕为官之路的垄断让高适的一身武艺只能躬耕于乡野,让李白的满腔才华只能嬉戏于广陵江边。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初心。高适厚积薄发,终成名将。正如影片中所言:“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李白的一生虽总是在入世与出世中纠结,有过意气风发,也曾潦倒入狱,但人生的成功从来不等同于功名利禄,赤子之心,几近道也。李白的成功正在于,千帆过尽,仍不坠少年时的青云。

青春的故事总孕育着奋斗的精神与拼搏的力量。这些脱胎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改编作品,打破了传统故事中“脸谱化”的英雄叙事,重新回归真实的人与物,将青春的激情融入对理想的追求之中。那些传奇中的“神仙人物”有了更多平凡人的底色,大圣没了术法,哪吒成了魔童,李白也不再是天上的谪仙人。他们脱去了“神性”,而更具“人性”,才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悟空和江流儿告诉我们,实现理想要坚持不懈:“一辈子那么长,只要你的梦想够坚定,理想够远大,就一定会到达。”哪吒警醒我们,“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长安三万里》则借李白之口勉励当代青年人:“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实习生 谢逸琪

编辑: 姚依依

关键词:

上一篇:黄石公交陷运营困境,司机为省电不开空调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