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哥特式建筑也被翻译成歌德式建筑,介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一般起源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
2、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后来被文艺复兴建筑继承。
3、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的高峰期和晚期盛行于欧洲。
4、哥特式建筑整体风格高而薄,有尖顶,通常是高耸入云的形象,以高超的建筑技艺,甚至超越当代建筑的水平,体现出对宗教的强烈感情。
5、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尖拱、大窗户和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窗。
6、设计中采用尖肋拱顶、飞垛、细长梁柱,营造出轻盈细长的飞行感。
7、新的框架结构增加了支撑顶部的强度,赋予整个建筑一条直线,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的开阔空间,往往结合镶嵌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8、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9、它的基本单元是在正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四个角的柱子上做一个双中心骨架尖券,一边一个,对角线一个,屋顶石板支撑在券上形成拱顶。
10、这样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制作相同高度的券,拱顶重量轻,相交清晰,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键词: